固定資產購進、折舊、處置、清理、減值,怎么計算?怎么入賬?企業銷售使用過的固定資產可享受哪些優惠政策?
不要著急!今天財叔用一篇文章帶你搞清楚固定資產整個過程財稅處理!
01明確固定資產界定
提到固定資產,很多人會顧名思義,理解成“不能移動的資產”。其實,這理解是不正確的。
無論是《會計準則》還是《小企業會計準則》,都沒有具體說明固定資產金額的標準。因此,只要符合企業本身經營規模,能較為真實反應企業經營即可。
另外,你還需要知道,固定資產同時具備以下2個特征:
1、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
2、使用壽命超過一個會計年度
那么,固定資產的計稅怎么界定?以什么為依據?下面,財叔帶你一圖解決:
02固定資產
取得不同入賬也不同
取得固定資產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外購、建造建筑。取得固定資產不同,固定資產計稅 入賬也不同。具體看如下:
1、外購固定資產(價、稅、費)
外購固定資產的入賬成本=購買價款+相關稅費+裝卸+運輸費+安裝費+服務費等
1)購入無需安裝的固定資產
借:固定資產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
2)購入需要安裝的固定資產
①購入時
借:在建工程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
②支付安裝費用時
借:在建工程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原材料/應付職工薪酬等
③安裝完,可使用狀態時
借:固定資產
貸:在建工程
2、建造固定資產
建造固定資產,可分為自營建造和出包工程,最終成為企業的固定資產的,會計分錄如下:
1)自營工程
①購入工程物資
借:工程物資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
②領用工程物資
借:在建工程
貸:工程物資
③在建工程領用原材料、本企業生產的商品等
借:在建工程
貸:原材料(領用外購原材料)
庫存商品(領用自產產品)
銀行存款等(其他必要的工程支出)
應付職工薪酬(核算工程人員職工薪酬)
④可使用狀態
借:固定資產
貸:在建工程
2)出包工程
①支付工程進度款
借:在建工程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
②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
借:固定資產
貸:在建工程
03
固定資產折舊
方法不同,計算也不同
企業設定為固定資產的,都需要計入累計折舊嗎?除制度規定不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外,其余固定資產均要計提折舊。這是會計制度所規定的。
1、固定資產計算
賬面余額=固定資產原值
賬面凈值=固定資產原值-累計折舊
賬面價值=固定資產原值-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2、固定資產折舊范圍
1)不提折舊的固定資產
①已提足折舊仍繼續使用的固定資產
②按規定單獨計價作為固定資產入賬的土地
③改擴建期的固定資產、更新改造過程停止使用的固定資產,應將其賬面價值轉入在建工程,在改擴建期間不再計提折舊
④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
2)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提,下月計提;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照提,下月停提。
3)可使用狀態但尚未辦理竣工決算的固定資產,應當按照估計價值確定其成本,并計提折舊;待辦理竣工決算后,再按實際成本調整原來的暫估價值,但無需調整原已計提的折舊額
3、固定資產折舊方法
1)年限平均法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預計凈殘值)÷預計使用年限
=固定資產原值×(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使用年限
2)工作量法
單位工作量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值×(1-預計凈殘值率)÷預計總工作量
月折舊額=固定資產當月工作量×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3)加速折舊法
①雙倍余額遞減法
年折舊率=2÷預計使用年限×100%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期初凈值×年折舊率
=(固定資產原值-累計折舊)×年折舊率
??注意:要求在倒數第二年改為年限平均法,采用雙倍余額遞減法計提折舊的時候排除了最后兩年之外是不考慮預計凈殘值的
②年數總和法
年折舊率=尚可使用年限÷預計使用壽命的年數總和×100%
年折舊額=(固定資產原價-預計凈殘值)×年折舊率
4、累計折舊賬務處理
借:制造費用(用于生產的)
管理費用(用于行政管理的)
銷售費用(用于銷售部門的)
在建工程(用于工程建造的)
其他業務成本(用于經營租出的)
研發支出(用于研發的)
貸:累計折舊
04
固定資產后續支出
資本化和費用化入賬不同
固定資產后續支出,比如固定資產需要改擴建發生的支出,固定資產需要維修、維護費等,這些支出是需要區分屬于資本化還是費用化。具體如下:
1、資本化支出(改擴建費)
1)固定資產轉入改擴建時
借:在建工程
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貸:固定資產
2)發生改擴建工程支出
借:在建工程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
3)同時扣除將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
借:營業外支出(凈損失)
銀行存款或原材料(變賣入庫殘料價值)
貸:在建工程(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
4)改擴建工程可使用狀態時
借:固定資產
貸:在建工程
5)轉為固定資產后,按重新確定的使用壽命、預計凈殘值和折舊方法計提折舊
更新改造后固定資產的入賬成本=(改造前固定資產原值-累計折舊-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資本化的更新改造支出-被替換部分的賬面價值
??注意:更新改造期間不計提折舊
2、費用化支出(修理費、維護費)
借:管理費用(生產部、管理部產生的)
銷售費用(銷售部產生的)
其他業務成本(出租產生的)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應付職工薪酬/原材料等
05
固定資產清理入賬過程不能少
準備/發生/收回/結轉
企業出售、轉讓、報廢和毀損、對外投資、融資租賃、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處置固定資產,就要把固定資產轉入固定資產清理。具體如下:
1、轉入清理
借:固定資產清理
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貸:固定資產
2、發生清理費用
借:固定資產清理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等
3、收回出售價款、殘料、變價收入、賠償款等
借:銀行存款(出售取得的收入)
原材料(回收材料價)
其他應收款(由保險或過失人賠償的損失)
貸:固定資產清理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4、結轉清理凈損益
清理凈損益=出售價款/殘料價值/變價收入-(賬面價值+清理費用)
借:資產處置損益/營業外支出
貸:固定資產清理
借:固定資產清理
貸:資產處置損益/營業外收入
06
固定資產清查
盤盈/盤虧入賬處理
企業凡是有固定資產的,應定期或不定期的對固定資產盤點,可對企業固定資產進行周期性管理,對臨時借出、調撥的資產也可及時管控,掌控資產動向,由誰借,從誰收回等,方便各部門協調。
可見,固定資產盤點會出現盤盈或盤虧的情況,賬務如何處理?具體如下:
1、盤盈
借:固定資產(重置成本)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盈余公積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2、盤虧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累計折舊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貸:固定資產
借:其他應收款(責任人或保險賠償)
營業外支出(盤虧損失)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注意:
因管理不善等造成非正常損失時(自然災害不轉出)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07
固定資產減值
賬務處理
固定資產發生損壞、技術陳舊或者其他經濟原因,導致其可收回金額低于其賬面價值,這種情況就需要計入“固定資產減值”科目核算。會計處理分兩步,如下:
1、減值金額的確定
固定資產發生減值時,其可收回金額低于賬面的,企業應當將該固定資產的賬面價減可收回金額,減記的金額確認為減值損失,計入當期損益(資產減值損失),同時計提相應的資產減值準備。
2、減值會計處理
借:資產減值損失-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貸: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注意:
減值損失一經確認,在以后期間不得轉回。
08
企業銷售使用過
固定資產優惠政策匯總
1. 一般納稅人銷售自己使用過的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條規定:不得抵扣且未抵扣進項稅額的固定資產,按簡易辦法依3%征收率減按2%征收增值稅。
2.依據《關于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期間有關增值稅問題的公告》
規定:納稅人銷售自己使用過的固定資產,適用簡易辦法依照3%征收率減按2%征收增值稅政策的,應開普票,不得開專票??梢苑艞墱p稅,按照簡易辦法依照3%征收率繳納增值稅,并可以開專票。
小規模納稅人(除其他個人外)銷售自己使用過的固定資產,減按2%征收率征收增值稅。
納稅人購進或者自制固定資產時為小規模納稅人,認定為一般納稅人后銷售該固定資產,及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發生按簡易辦法征收增值稅應稅行為,銷售其按照規定不得抵扣且未抵扣進項稅額的固定資產的,可按簡易辦法依3%征收率減按2%征收增值稅。
以上固定資產全盤賬務處理及銷售使用過的優惠政策,你掌握了嗎?
本文為財叔原創文章,作者財叔,歡迎大家留言,點贊,分享朋友圈,如需轉載到其他平臺或公眾號,請在下方留言授權。